为顺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要求,甘南县委党校积极探索与县乡村振兴学院打造“校院共建、双培育才”新模式,在人才培养、教学科研、资源共享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,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共同发展之路。
课程资源共享。校、院找准双方合作契合点,在党校干部培训中融入职业技能培训内容,为学员提供了更具实用性的知识体系,拓宽学习视野,提升干部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。党校为振兴学院学生提供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,进一步延伸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培训链条,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和理论深度。通过合作,使双方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、教学方法更加多样,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。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,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加扎实,满意度大幅提升。
教学经验共享。甘南党校选派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到职业院校开展政治理论讲座、参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,通过观摩学习提升了振兴学院教师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。振兴学院安排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到党校为干部授课,分享行业前沿动态和实践操作技巧,使党校教学更贴近实际。同时,通过共同参加振兴学院聘请南开大学教授讲授专题讲座,校、院教师一起学习,共同探讨和分享教学经验,促进了教教相长。
科研成果共享。校、院双方鼓励教师开展联合科研活动,共同申报课题,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,例如《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研究》联合开发课题,成功申报了2023年度黑龙江省委党校(行政学院)系统重点调研课题(项目批准号2023SD019),并于2024年9月完成课题结项,为地方发展提供决策参考。通过联合科研攻关,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,提升了校、院双方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。
设施场地共享。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向党校学员开放,为干部培训提供实践体验场所,使其能够深入了解产业发展现状与实际操作流程。党校的报告厅、会议室、宿舍等教学设施也为职业院校的大型讲座、学术交流等活动提供支持,提高了设施的利用率,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。
自打造“校院共建、双培育才”新模式以来,共举办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、社区工作者、北京市(甘南)双河农场年青年干部等培训班9期,共培训683人次。通过整合党校的理论优势与乡村振兴学院的技能优势,打造一支“讲政治、懂政策、有技术、能实干”的农村人才队伍,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。
“党校 + 职教”共建模式是教育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的有益探索,为双方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活力。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,不断拓展合作领域,完善合作流程,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,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。
撰稿人:孔祥秀
初 审:刘 航
复 审:李晓乐
终 审:张 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