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加强乡镇基层党校建设,发挥乡镇基层党校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,县委党校聚焦结对授课指导、谋划特色课程、建强师资队伍,不断提升乡镇基层党校党员教育培训质效,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利人才保障。
聚焦结对授课指导,提升规范化建设。县委党校加强业务指导,确保工作指导全覆盖。制定教学制度。县委党校积极与各乡镇党委对接,对照县委党校教学管理标准,指导乡镇基层党校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,明确考勤、请销假、培训考核3项制度。建立结对机制。建立县委党校与乡镇基层党校“一对一”结对帮教机制,由县委党校选派10名骨干教师与15个乡镇基层党校结对,定期到乡镇基层党校进行授课指导,对乡镇基层党校兼职师资队伍进行培训,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。规范教学计划。引导乡镇基层党校以党的理论教育、党性教育、政策解读、专业化能力培训为重点,根据培训学员的特点和需求,科学制定年度教学计划,真正将乡镇基层党校工作抓在日常、严在经常、管在平常。
聚焦谋划特色课程,提升教育培训实效。立足乡镇基层党校实际,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,因地制宜,因人施教。丰富培训课程。针对课堂选择不够丰富的问题,县委党校指导乡镇基层党校建立“5大主题课程+N个特色课程”的教学内容体系,厚植理论课堂,开展党性教育,累计培训乡村党务干部、农村党员超2600人次,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需要,开设土地规模经营、电子商务等专业技能培训,推动参训学员业务知识、综合能力“双提升”,已累计培训农业技术人才达2400名。注重现场实践。乡镇基层党校通过带领学员深入田间地头等基层一线,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教学和实操训练,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有机融合,有效帮助学员在实践中提升能力、增强本领。打造培训阵地。县委党校与乡镇基层党校积极谋划,构建“1+15+N”党校教育培训阵地,重点打造依安县为农服务中心、依安镇红色教育文化展馆、北纬47鲜食玉米种植基地等6个现场教学点,综合利用全县教育教学资源,切实提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。新发乡党校被评为全省基层党校建设示范点。
聚焦建强师资队伍,提升专业化水平。多渠道聚合乡镇基层党校师资力量。坚持开放共享。县委党校选派政治素质好、业务水平高的5名优秀教师定期到现场授课,鼓励乡镇基层党校从县级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里邀请涉农部门、司法部门骨干等到现场授课。融合多方资源。乡级党校组建由包乡县领导、乡镇领导班子成员、本地先进模范人物、老党员、合作社负责人、返乡创业能人、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担任兼职教师的本土师资团队,常态化储备教师150余名,确保县乡级党校师资队伍稳定性和多元性。